GPT-Realtime是什麼?OpenAI 全新的 speech-to-speech 語音模型

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,語音不再只是輸入與輸出的輔助工具,而逐漸成為人機互動的核心介面。OpenAI 在 2025 年推出的 GPT-Realtime,正是這一趨勢的重要里程碑。它不僅大幅降低語音處理延遲,還能同時展現自然的情感表達與多語切換能力,並結合新語音風格與多模態功能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 GPT-Realtime 的技術亮點、在台灣的應用場景、開發者整合方式,以及為什麼值得企業關注。

影片來源: OpenAI YouTube 官網

一、什麼是 GPT-Realtime?

在 2025 年 8 月 28 日,OpenAI 正式推出了 GPT-Realtime 這款全新的 speech-to-speech 語音模型,並將其納入全新的 Realtime API,提供企業開發可用於生產環境的即時語音代理能力。

這項技術跳脫傳統語音處理流程,” 不再透過 “ Speech-to-Text → 語言模型 → Text-to-Speech 的多重轉換,而是直接由一個模型處理語音輸入並輸出語音,顯著提升表達的自然性與互動的即時性。

< 延伸學習 > Realtime & 即時運算的差異

二、 核心技術亮點

採用單一語音-to-語音模型,無需多段處理流程,大幅降低延遲,並保留語音中的細微情感與語調。

能夠忠實表達語音中的情感與音調變化,並可在一句話中自然切換語言與語氣。

OpenAI 同步發表了兩個新的 voice styles

  • Cedar:溫暖沉穩,適合客服或教育助理。
  • Marin:輕快自然,適合互動應用或娛樂情境。
    這讓企業能更靈活地依場景挑選合適的語音風格,打造更具人性化的用戶體驗。

對複雜指令(如客服資訊、字母數字逐字重複、語言切換)具備更高穩定度。在 function calling(工具呼叫)方面更精確可靠,支援實際商務工作流。

  • 支援 遠端 MCP 伺服器,能串接更多外部工具。
  • 新增 圖像輸入能力,讓語音代理具備「看」的能力。
  • 支援 SIP 電話呼叫,可直接整合到電信與客服系統。

三、在台灣,它適用於哪些產業或場景?

台灣金融產業客服需求龐大,GPT-Realtime 能提供 低延遲、多語切換 的即時語音回應,讓客戶諮詢更流暢,同時降低人力成本,可將其適用於客服中心、智能語音助理等情境中。

台灣線上教育市場持續成長,GPT-Realtime 在 多語對話自然語音表達 上具優勢,能模擬真實對話情境,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。

四、開發者整合指南

雖然 GPT-Realtime 可以直接透過 OpenAI API 使用,但許多 企業級客戶 會選擇在 Azure OpenAI Service 上部署,因為它能提供更嚴格的 合規、安全地區部署。因此,以下示範以 Azure 為例,幫助企業理解實際整合流程。

可部署的模型包括:

  • gpt-realtime(2025-08-28)
  • gpt-4o-realtime-preview
  • gpt-4o-mini-realtime-preview
  • WebRTC:適合低延遲、即時語音互動。
  • WebSocket:適合伺服器端串流,延遲稍高。

在 Azure Portal 建立 Deployment,取得 sessions URL → 生成臨時 API Key → 進行 WebRTC 連線。

可用 Apidog、Postman 進行 WebSocket 或 WebRTC 測試,快速驗證 API 串流設計。

< 延伸學習 > ChatGPT API 是什麼?企業導入對話式 AI 的最佳入口

< 延伸學習 > ChatGPT Token 是什麼?概念、價格、應用一次了解

五、市場動態與開發者回饋

根據開發者社群的分享:

  • 延遲更低、語音更自然,能支援影像輸入與電話通話。
  • 成本下降約 20%,比舊版更具商業可行性。
  • 新的 Cedar 與 Marin 語音風格 被廣泛提及,開發者認為這能讓 AI 代理更貼近「真人」互動。

各大部落格與社群(Salesforce Ben、Apidog、Reddit)皆指出,GPT-Realtime 的推出將推動 語音代理 進入主流商務應用。

六、 GPT-Realtime 為什麼值得關注?

  • 語音代理正式商用化:GPT-Realtime 不再只是研究或 demo,而是能真正整合進客服中心、教育平台與金融服務的商業級產品。
  • 低延遲突破:單一語音-to-語音模型讓回應更即時,消除了過去語音轉文字再轉語音的延遲問題。
  • 多模態能力整合:除了語音,還能處理影像輸入,甚至透過 SIP 電話直接與用戶通話,這大幅擴展了 AI 的應用邊界。
  • 多樣化語音風格:全新推出的 CedarMarin 語音風格,讓 AI 更貼近真人,提升品牌互動體驗。
  • 企業落地友善:同時在 OpenAI 與 Azure 平台提供,滿足靈活開發與企業合規的雙重需求。
  • 誤用風險:過於擬真的語音可能導致詐騙、冒充等濫用問題,需要更嚴格的驗證與管控。
  • 隱私與合規:即時語音與影像處理涉及大量個資,企業在導入前必須確認資料傳輸與存放符合 GDPR、CCPA 等法規。
  • 技術成熟度:雖然延遲降低,但在高併發場景下是否能保持穩定仍需實測。
  • 成本考量:雖然官方宣稱價格下降約 20%,但若應用於大規模語音互動,成本仍可能快速累積。
  • 使用者接受度:即便 AI 語音更自然,但在需要高信任感的場景(如醫療、金融),使用者是否願意接受 AI 而非真人,仍需市場觀察。

七、結論

GPT-RealtimeRealtime API 的推出,標誌著語音 AI 進入新階段:不只是語音轉換,而是能「即時理解、即時回應、自然表達」。

對企業來說,這代表:

  • 客服中心能更自然地與顧客互動。
  • 教育、銷售、金融等行業能快速打造專屬語音代理。
  • 在 Azure 等平台上,還能滿足合規與地區部署需求。
  • 搭配 Cedar 與 Marin 等多樣化語音風格,能讓 AI 更貼近人類交流氛圍。

它不僅是技術突破,更是未來 B2B 語音應用的基石


常見問答(Q&A)

傳統語音 AI 需要「語音轉文字 → 語言模型 → 文字轉語音」三段式處理,而 GPT-Realtime 採用單一語音-to-語音模型,能直接輸入語音並輸出語音。這樣的架構大幅降低延遲,並保留語音的情感、語調與自然性。

可以。GPT-Realtime 支援多語言輸入與即時切換,例如一句話中混合中文與英文都能順暢處理。搭配新推出的語音風格(Cedar、Marin),更能適應跨文化與多語場景。

可以。透過 Realtime API 的 function callingSIP 電話整合,它能直接連接企業 CRM、客服中心或其他業務系統,實現自動化回覆與任務執行。

相比早期語音模型,GPT-Realtime 的價格已降低約 20%。不過,若應用於大規模語音互動,成本仍需評估。企業可先從試點專案導入,並利用 Azure 或 OpenAI 平台的彈性計費模式,降低投資風險。

它不僅能做到即時語音互動,還結合了 多模態輸入(語音+圖像)、工具呼叫多樣語音風格。這意味著企業可以打造更智能、更接近真人的語音代理,在客服、教育、銷售等場景中提供差異化體驗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